津市刘仕万:孝心大爱暖人间
编者按:重阳节又称老人节,农历的九月九日,人们会登高、赏菊、喝菊花酒、插茱萸、吃糕来庆祝这一传统节日。九月初九——“九九”谐音是“久久”,有长久之意,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崇孝活动。值此重阳节之际,市委博大365_速发365app下载_外勤365系统局特地选取了一些常德本地的孝老敬老故事,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故事,品味孝心,传承精神。
1983年,刘仕万当兵入伍,一干就是十五个年头,屡获部队嘉奖,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兵、优秀党员。
1989年,刘仕万与妻子梁碧走入了婚姻殿堂。刚认识妻子时,他发现她家和邻居家(都是残疾家庭)仅靠接自来水公司一破水管滴漏的水维持日常用水,生活用水非常不便。刘仕万看在眼里,疼在心里。第二天,他特地赶早去自来水公司为他们立户,帮着背水管、拧螺丝,忙得汗流浃背。这一下用去了他两个月的工资。可他一点不在意,并在心里发誓,一定要帮助两个残疾家庭。
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,刘仕万用他的行动打破了这个定律。刘仕万的岳父岳母都是先天的聋哑,加之岳母还有智障,与老人打交道,最初是个不小的难题。两老都没学过规范的手语,往往只能摸索着自创一套。经过多年的磨合和细心观察,现在刘仕万也能意会得八九不离十。比如,向上摸着大拇指,就是上厕所;抚摸身子,就是洗澡;用手拍打嘴巴,就是吃饭;比划个圆圈,就是晒太阳。
岳母过去还能基本自理的,偶尔上菜场买点少量的青菜豆腐,有一年,岳母在菜市场买菜时,意外遭遇车祸,撞断了股骨,这对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来说,无意是致命的一击。岳母在医院里一躺就是40多天。刘仕万既要给老人端屎接尿、按摩身体,又要给老人送饭端水、洗脸喂饭,还要给老人理发、剪指甲。同时,还得照顾岳父的饮食起居,一时忙得团团转,但他没有一丝怨言。
屋漏偏逢连夜雨。岳母出院后,本来可以回归正常的生活,可是,原就患有青光眼的岳母,突然双目失明了,这下成了又聋又哑又盲又跛的人。面对新挑战,刘仕万没有退缩,而是更加耐心细致。为了照顾老人,同时又不耽误工作,他在工作单位附近租了一间小房子。每天上班前、下班后,他都会把老人搀扶出来做康复训练,以防老人的腿部肌肉萎缩,冬天,天气晴好,就扶她出来晒太阳。康复训练枯燥又繁琐,日常护理也是一成不变。每次下班进门,就先要将岳母的尿桶提到厕所去倒掉。他从未表现丝毫不耐烦的情绪,总是笑呵呵地一日复一日地重复着相同的动作。邻居们无不感叹:“从来没见过这么有孝心的女婿!”
三十年来,刘仕万用自己的一言一行,诠释着孝心大义的中华传统美德,感动了周边邻里,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,近些年刘仕万同志被推荐为湖南好人以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。三十年来,一个孝老爱亲的佳话也在沅澧大地深情传颂。
(编辑:尹茗)
(审签:李蒙)
账号+密码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